9月8日至12日,渭南市白水縣蘇陜扶貧協作——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公務人員培訓班在江蘇大學順利開班。很榮幸我能成為本次培訓班的一名學員,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165.jpg

  8日上午,我們舉行了開班典禮。記得副校長向我們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分享了學校繼續教育依托綜合性大學資源優勢和農業工程學科與專業特色,圍繞服務“三農”、振興鄉村主題,開展的“國培”、“省培”及區域和行業委培等典型項目方案設計理念和培訓實施經驗,暢談實施鄉村振興、農村脫貧攻堅培訓的戰略意義及其對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體會。組織領導則對我們提出了 “轉化角色、嚴格紀律,聯系實際、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努力學習,注重理念感悟、創新思維訓練、決策方法研學”的總要求。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下參加學習后的心得體會

  一、夯實基層黨建,鞏固振興基礎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拓寬視野、轉變思維,更好地抓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通過參觀多個美麗鄉村建設點、園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黨群服務中心,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該村黨建引領、美麗鄉村、文明創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等工作的詳細介紹。

  二、著力把脈定向,帶頭振興示范

  整合優勢資源,讓黨支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和命運共同體。選派街道優秀年輕公務人員擔任黨建指導員,常駐基層支部指導各項工作開展。發揮黨小組長基石作用,選優配強中堅力量,構建更為穩固的組織框架和后備梯隊,培養一批懂基層、愛農村、愛農民的公務人員隊伍。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發振興活力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黨員公務人員“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應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公務人員在埋首案頭、山間挖土、走訪宣講之間自然交替,讓黨員公務人員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回應。

  此次鄉村振興公務人員培訓班采用專題講授、現場教學、研討交流等方式,培訓期間,校內外農產品加工、農業品牌建設和農產品銷售等領域的研究型與行業區域相結合的資深專家作了多場專題報告,并到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及多個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基地)及相關公司進行現場教學。通過培訓,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我也會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持續學習,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