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雖短,但‘營養’豐富,補了‘鈣’、強了‘筋’、壯了‘骨’,提升了精準履職能力,更堅定了信心和決心。”6月28日,湖南省湘潭市市縣鄉三級共306名紀檢監察公務人員結束了歷時五天的培訓,學員冉春雷興奮地盤點自己的收獲進行總結。

  全員培訓,實戰練兵。今年以來,湖南省紀檢監察系統對標中央“講政治、練內功、提素質、強本領”要求,以全員培訓、專業培訓進行實戰練兵,不斷提高精準履職水平,用公務人員隊伍高素質助力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焦執紀執法應知應會內容,開展系統性基礎性培訓

  “走讀式談話要時刻繃緊辦案安全這根弦。”5月29日,在岳陽市紀委監委舉辦的派駐紀檢監察業務培訓班上,一堂結合案例教學的辦案安全的培訓課,讓130余名派駐紀檢監察公務人員聽得入神。

  岳陽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李建雄介紹,今年3月,該市紀委監委檢查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時,發現走讀式談話風險評估不到位、審查調查文書格式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派駐監督的風險點。為此,該市紀委監委專門針對問題開展培訓,通過實戰講解和案例解析,把走讀式談話技巧、辦案安全、日常監督檢查等具體業務講細講透。

  “案例很鮮活,一些工作方法無需‘消化’,拿來就能用,彌補了知識空白點。”接受培訓的紀檢監察公務人員紛紛表示。

  務實管用的培訓形式,讓一些紀檢監察“新兵”迅速成長為業務能手。

  “作為證據使用的文件復印件一定要標注來源、頁數,并找當事人簽字確認,這樣的證據才有效。”5月30日,郴州市紀委監委公務人員楊欣翔在辦案現場指導一名新同志如何取證。但在半年前,楊欣翔在執紀審查工作上還是“門外漢”,面對調查取證、筆錄制作等工作也感到吃力。

  為補足業務短板,今年年初,郴州市紀委監委開展崗位大練兵,將業務“能手”和到崗“新兵”搭配,充實到監督執紀一線,以老帶新、實戰練兵。幾個月下來,楊欣翔多次成功完成談話,熟悉業務的他如今已不再是之前那個“門外漢”。

  “全員培訓是針對紀檢監察公務人員執紀執法中應知應會內容開展的系統性基礎性培訓,不是一天半天弄個講座、急用先學的應急式培訓。”湖南省紀委監委組織部部長黃正義介紹,目前,該省紀委監委本級培訓紀檢監察公務人員303人,市縣兩級共舉辦培訓班387期,培訓對象40550人次,實現了培訓全覆蓋。

  “戰場”就是課堂,著力增強依規依紀依法履職意識

  “打人、欠債不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過低……這些舉報要從哪里開始查?”6月3日,剛從張家界市永定區羅塔坪鄉調到區紀委監委第三派出監察辦的向浪,拿著一份棘手的信訪舉報件向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丁偉求助。

  丁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來一本《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他說:“線索處置要對癥下藥,按照《規則》規定,要先確定是否屬于我們的受理范圍,就如同看病掛號,先要找對科室。”

  不直接給答案,把工作現場變成培訓課堂,用現場教學、實戰演練方式提高紀檢監察公務人員工作能力,是永定區紀委監委開展線索處置專項培訓的一個舉措。

  “紙上得來終覺淺。”丁偉告訴記者,線索處置現場帶來的直觀感受,能讓剛接觸紀檢監察工作的公務人員迅速進入角色、找準問題根源、主動解決問題。

  “戰場”就是課堂,作為監督執紀的“最后一道關”,審理室的實戰培訓也絕不虛晃一槍。

  “根據規定,他適用‘按降低兩個以上職級另行確定職務’,給予其降低崗位等級兩級的處分符合規定。”……這是5月21日,長沙市芙蓉區第二片區審理組案件討論會現場,參訓審理的韭菜園街道紀檢專干潘立明在討論中明白了,審理過程中影響量紀的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放過。

  今年5月以來,芙蓉區開展“全員審理”大練兵,將全區分為三個片區審理組,每次每組安排兩名紀檢監察公務人員到審理組參訓,每兩周一輪換,規定參訓公務人員必須接案,對案件負首審責任,在確保全員參訓情況下,取得練兵成效。

  “幾輪下來,大家熟悉了審理程序和要求,從案件質量檢查上看,全區紀檢監察公務人員執紀水平有了提升。”芙蓉區紀委監委審理室主任鄭丹說。

  庭審中解疑惑,專業的人當老師

  “看著辛苦取得的證據沒被法庭采信,對辦案人員觸動很大,一般的培訓達不到這種效果。”6月4日,在永州市零陵區人民法院庭審現場,該市紀委監委第七紀檢監察室主任趙勇堅這樣感慨。

  今年以來,永州市紀委監委為打造一支專業化紀檢監察公務人員隊伍,把培訓課堂搬到庭審現場,組織紀檢監察公務人員觀摩自己所辦案件在法院審理情況,利用庭審質證、辯護環節開展實戰培訓。

  “如何做好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是監察體制改革后許多‘老檢察’和‘老紀委’都棘手的問題,要快速破題,觀摩庭審是最好的‘老師’。”永州市紀委常務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蔣俊林介紹,之前,一些公務人員對非法證據排除沒有概念,出現了合法證據因得不到合理解釋而不予采信的情況。通過觀摩庭審,這類問題得到避免。可見,實戰培訓要取得成效,“老師”是關鍵。

  “一字不改的訊問筆錄不見得是合格的筆錄,經被調查人涂改過的筆錄起碼證明被調查人認真看過,不見得不合格,關鍵要嚴格依規依紀依法。”6月17日,在株洲市紀委監委“講·學”紀檢監察課堂上,該市監委委員王有武向基層紀檢監察公務人員解答了這個經常出現,但很少有人關注的問題。

  用專業的人講專門的問題,是株洲市開展“講·學”培訓的初衷。今年4月,該市紀委監委從全市紀檢監察系統選取業務能手,精心打造了15人的團隊,聚焦信訪、審理、派駐監督、執紀審查等業務,為基層紀檢監察公務人員開展培訓。

  “在政治機關,依托‘自己人’、用自己的資源開展培訓,能保證政治不跑偏、內容不跑題、方向不出錯。”株洲市紀委監委組織部部長王斌介紹,今年以來,該市紀檢監察系統以“自己人”當老師,為全市紀檢監察公務人員授課47堂,4000余人次接受了培訓,全市執紀執法案件質量考評優秀率較往年同期提高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