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于石河子市城區北三路,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4年,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的基礎上,將石河子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軍墾第一樓”改擴建成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2008年,向全社會免費開放。2017年5月官網顯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總建筑面積9703平方米,收藏各類文物5000件 ,軍墾文物4000件,其中有29件軍墾文物被列為國家一級珍貴革命文物,3件被列為國家一級歷史文物資料,2件被列為二級古代文物,24件被列為三級古代文物。


場館組成


  三大展廳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占地約460平方米,分三個展廳。

  進門的左側為第一展廳,為“古代石河子”。該展廳陳列著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銅器等百余件。進門往右拐為第二陳列室,陳列著軍墾事業“輝煌的歷史”。百余件軍墾戰士墾荒時用過的農具,穿過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向人們展示著軍墾戰士的墾荒史、創業史。緊挨著的是第三展廳“足跡在延伸”,主要陳列著墾荒時期軍墾戰士勞動、生活的照片,以及中央領導人來石河子視察的照片,共80余幅。軍墾博物館展示了石河子從古到今的發展足跡,特別是近四十年廣大軍墾兒女艱苦創業的輝煌歷程。

  四大部分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陳列由序廳、基本陳列、虛擬現實多媒體播放廳、半景畫四大部分組成。

  前言,兵團14個師簡介,大型玻璃鋼仿銅浮雕《天山胡楊》,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團場分布圖、二軍、六軍進軍新疆示意圖及沙盤組成的序廳氣勢恢弘。

  基本陳列分為:軍墾序曲、凱歌進疆、艱苦創業、激情燃燒、三個隊的作用、繼往開來再鑄輝煌、親切關懷、王震將軍辦公居住場景復原、半景畫《屯墾戍邊》、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兵團輝煌成就的虛擬現實演示播放廳十大部分。共展出實物900余件,圖片1000余幅,展線1000多米。為營造逼真的視覺效果,陳列采用實物與圖片相結合的布展方式,運用場景復原、等比例微縮場景、人物雕塑、硅膠人物像、油畫、國畫等藝術手段,再現了兵團創建、發展的全過程。

  虛擬現實多媒體播放廳通過虛擬現實,三維立體圖像再現當年軍墾的場景。

  半景畫還原了當時軍墾的場面。

  館藏文物

  名稱 介紹 圖例

  鐵犁鏵

  年代:清

  質地:鐵

  尺寸(厘米):40*39.5*10.5

  石錛

  年代:春秋、戰國

  質地:石

  尺寸(厘米):12*5.5*3

  陶罐

  年代:公元六世紀至五世紀

  質地:陶

  尺寸(厘米):9*10.9*4.8

  灰陶罐

  年代:清

  質地:陶

  尺寸(厘米):17*15.5

  中華民國銅幣

  年代:民國

  質地:銅

  尺寸(厘米):3.2*3.2*0.12

  葉仁義遷移證

  年代:1958年9月28日

  質地:紙

  尺寸(厘米):21*27*0.1

  獸醫藥箱

  年代:1960年

  質地:皮

  尺寸(厘米):32*19.5*14


主要榮譽

  199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9件軍墾文物被確認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2000年,被自治區黨委命名為“自治區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列為100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2004年,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命名為“兵團愛國主義、屯墾戍邊傳統教育基地”。

  2005年11月20日,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2017年4月,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榮獲“全國先進集體”。

乘車指南

  石河子市內可乘12、16、29路公交車到達(游憩廣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