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采眉嶺筆架山下。會址座東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單層歇山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建筑面積826平方米。后改為和聲小學校址。民國十八年(1929年)五月,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古田,改名為“曙光小學”。12月,毛澤東同志主持的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案。1961年3月,國務院將古田會議舊址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

歷史沿革

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古田鎮溪背村“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民國六年(1917年)重修,二十年代初在此設和聲小學。

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進駐古田后,將其改名為曙光小學。同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民國十九年(1930年)元旦,紅四軍在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軍民聯歡會。

1953年,對會址進行局部修繕。

1962年,對會址進行全面維修,復原了當年會場原貌。

1970年,在會址附近新建古田會議紀念館。

1989年12月,江澤民總書記參觀了古田會議址,并題寫了“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加強黨和軍隊的建設”的題詞。

1999年6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專程到古田會議會址和紀念館參觀視察。

2004年10月1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福建視察工作期間,專門瞻仰了古田會議會址并參觀古田會議紀念館。

2004年11月2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古田會議紀念館考察參觀時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區,不僅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也為后人留下了十分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2008年11月2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福建視察工作期間,專程到閩西老區,瞻仰古田會議會址,參觀古田會議紀念館。

2009年3月29日至3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在福建視察工作期間,再次到閩西老區瞻仰古田會議會址。

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古田鎮,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還參觀古田會議會址、毛澤東紀念園、古田會議紀念館。

建筑格局

古田會議會址由前后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址內庭院空闊,依次為前院、中門、下廳、正廳。左右兩側為廂房,步入中門,正廳是古田會議會場,主席臺設于左側。毛澤東將右邊廂房第一間為毛澤東同志辦公室和休息室。

祠堂外面址外為草地。左側為當年紅四軍閱兵場,西南面設有當年紅四軍領導人檢閱紅軍官兵操練的司令臺。背后是樹林,會址對面,有60年代新建的古田會議陳列館。右側有一口引水井和“荷花池”。

價值意義

古田會議會址這一革命圣地也是讓后人了解這一段革命歷史,去學習了“古田會議”精神的內涵,對增強愛國情懷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

文物保護

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古田會議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986年8月,被列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1999年10月,古田會議會址榮獲福建省十項“史跡保護成就獎”。

2007年5月,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2007年11月,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

2008年4月,被國家旅游局國家評選為“AAAA級旅游景區”。

2015年10月15日,全國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旅游區正式晉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