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龍山鄉是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下轄鄉,位于武功山東麓,萍鄉市東部。東臨明月山,南臨吉安市安福縣,西與武功山接壤,北臨蘆溪縣的華云界,面積147.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09436畝。全鄉耕地面積9318.59畝,旱地面積1305畝,山林面積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5%,境內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萬龍山富有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1958年屬茅店公社,1960年析置萬龍山公社,1966年并入國營萬龍山墾殖場,1984年改鄉。1997年時,面積78.3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東坑、長嶺、隴上、南嶺、下沖、槽下、下村7個行政村。2003年華云鄉并入。

  附:華云鄉位于蘆溪縣東部。有公路北接320國道,西接319國道。1958年置茅店公社,1969年并入萬龍山墾殖場,1972年復置茅店公社,1984年更名華云鄉。

  1997年,面積54.4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茅店、桂花、牛宕、么高、三勤、籠上、黃江、龍山、三星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茅店村,距縣政府13.4千米。 2003年9月4日,撤銷華云鄉,成建制劃歸萬龍山鄉管轄。

  地理位置

  萬龍山鄉位于蘆溪縣東部,面積147.7平方公里,人口1.3萬人。鄉政府駐東坑,距縣城13千米。有公路北通320國道,西南接319國道。境內海拔1670米的羊獅墓及海拔1616米的明月山兩峰與武功山連為一體,自然景色雄偉壯觀。

  行政區劃

  根據萍鄉市委、市政府《關于印發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理體制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萍辦字〔2010〕38號)文件,將萬龍山鄉和新泉鄉的東江、蔡家、株木、長沖、龍王潭、大江邊、麻田、堎頭、沈子、石溪等10個行政村(即原麻田鄉)整建制委托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稱武功山管委會)管理。托管鄉、村在行政區劃管理體制上仍屬蘆溪縣,并保留機構現有牌子。

  托管鄉、村的居民身份保持不變。托管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事項,在經武功山管委會確定后歸口蘆溪縣例行統計上報,為蘆溪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部分。根據該文件精神,萬龍山鄉的旅游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事務由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直接負責管理。

  郵編及代碼

  [郵編]337049

  [代碼]360323204:~001新龍居委會 ~200東坑村 ~201茅店村 ~202牛宕村 ~203桂花村 ~204三勤村 ~205黃江村 ~206龍山村 ~207三星村 ~208長嶺村 ~209垅上村 ~210南嶺村 ~211槽下村 ~212下村村

  經濟

  農業

  萬龍山鄉農業主產水稻,盛產杉、松、雜木、毛竹、茶葉、藥材。經過多年的發展,到2004年,萬龍山鄉形成一批以竹林低改、茶葉、藥材、竹蓀、山羊養殖、高山蔬菜等為主的特色農產業。藥材以銀杏、杜仲、天麻、厚樸、紫珠為主。 盛產茶葉,其中“萬龍松針”、“武功綠英”等茶名揚天下,是萍鄉市唯一入選《中國名茶錄》珍品。

  工業

  小水電、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資源型企業和支柱產業不斷壯大,工業經濟有了長足進步,到2004年全鄉已有水電站11個,裝機容量達1萬千瓦。鄉鎮企業有汽車電器、電風扇、水電、塑料制品、膠合板、鎢砂、造紙、罐頭筍等廠。

  招商引資

  改革開放以來,萬龍山鄉的招商引資成績顯著,適應投資者前來興辦小水電廠、武功山羊獅幕觀光游覽區開發、旅游服務設施建設、高山云霧茶、高山中藥材、高山蔬菜、高山養殖開發等。

  據統計,200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000萬元,同比增長16%;財政收入559.8萬元,同比增長22.5%。2004年完成簽約資金6000萬元,其中投資950萬元的萬吉木材加工廠落戶萬龍山,并于2004年4月份正式投產,投資2000萬元的江西格能電池有限公司已順利落戶縣工業園。

  自然氣候

  萬龍山鄉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屬亞熱帶氣候。境內礦藏資源豐富,有鎢銅、黑鎢、高嶺土、石英石、云母等。其水資源豐富,電力充沛,勞動力資源豐富,通訊發達。

  交通

  萬龍山鄉交通便利,緊鄰上海至昆明的320國道、滬瑞高速公路、浙贛鐵路復線、廈門至成都的319國道,距省會南昌250公里、長沙黃花機場150公里、南昌昌北機場250公里,境內水泥公路四通八達。

  基層黨建

  “十面紅旗”創建活動

  2008年以來,萬龍山鄉扎實深入推進“十面紅旗”創建,取得了明顯成效。在農村,采取分星考核、整體推進的辦法,組織開展了爭創“五星”村黨支部活動,打造了一批引領新農村建設的先進村黨支部。同時,創新開展了“一建雙爭三滿意”活動,有效發揮了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

  在學校,圍繞“教育強鄉”的目標,在全鄉中小學校創新開展了“三培兩建”和爭當 “四最黨員”教師活動,全面提升了黨員教師隊伍素質;在社會團體,按照“支部建在產業上”的要求,組建了3個產業協會黨支部,依托黨支部深入實施“三培兩帶”和“富民產業對接鏈接工程”,有效推動了產業的壯大升級。

  東坑電站產業協會黨支部通過有效引導,充分利用本地的水利資源,先后引進3個水電站落戶萬龍山,其中有兩個即將建成,年底可發電,使全鄉裝機容量增加到1600多千瓦。

  茶葉產業協會,通過以點帶面,形成輻射,帶動全鄉茶葉種植戶發展到200多戶。老干部黨支部組織成立了旅游協會,為發展羊獅幕旅游發展服務;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任務,積極創新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載體,引導廣大黨員在服務經濟社會大局中發揮作用。一是注重提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實效。

  在部分農村黨支部開展了村小組“組委”負責制試點,選聘部分無職黨員擔任“組委”成員,賦予無職黨員相應的管理的權利和責任,有效調動了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致力打造農村黨員先進形象。通過無記名投票測評和量化得分的形式,給每位黨員評分、排名、定等次。

  通過民主測評,有效影響并促動了全鄉廣大農村黨員自覺保持先進性。三是著力規范流動黨員管理。按照“《流動黨員活動證》全發放、結對聯系流動黨員全覆蓋”的原則,落實了領導責任制、聯系責任制度和不定期督查制度,并層層簽訂責任狀,使流動黨員管理步入了規范化軌道。

  同時,在流動黨員中大力實施了“返鄉創業”工程,成功吸引了一批外出創業人員抱團返鄉,投資建 設水電站,發展高山蔬菜種植,搞旅游開發。

  旅游業

  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有羊獅幕、發云界兩個自然風景區,羊獅幕風景區內有穿云石筍、金雞進籠、奇松怪石,飛瀑流泉等自然景觀,發云界風景區內有十萬畝草旬,九鰍落湖、猛虎跳墻、睡美人、銀漣瀑布等自然景區。

  旅游基礎設施改善力度較大。2004年基本完成了萬槽旅游公路建設施工,開展了磨子石、沈家大院、九鰍落湖、猛虎跳墻等4個旅游接待點的建設;開辟簡易游步道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