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熱線
沂蒙六姐妹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以沂蒙黨性教育、沂蒙紅色教育、政德教育、干部教育、紅色教育、沂蒙精神弘揚等為一體培訓機構。機構在臨沂市政府、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以及蒙陰縣政府野店鎮等政府部門批準設立。
辦學宗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
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張玉梅故居是山東省委組織部主管、以弘揚沂蒙精神為主要內容、以群眾觀教育為主要特色的開放式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是中組部首批確定的全國13所地方黨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大學校外教學基地和“公務員公仆意識教育基地”。
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色歷史底蘊深厚。革命戰爭年代,沂蒙根據地長達12年的斗爭中,八路軍115師司令部、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軍總部及華東、山東黨政機關曾在這里長期駐扎,劉少奇、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這里工作戰斗過。當時沂蒙地區420萬人中,120萬人擁軍支前,20萬人參軍參戰,10萬英烈血灑疆場,涌現出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誕生了《沂蒙山小調》《永遠跟黨走》等多首膾炙人口、傳唱至今的著名歌曲。
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沂蒙人民與山東黨政軍一起,共同創造了沂蒙精神。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時指出: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為充分運用沂蒙老區的優勢紅色資源,沂蒙六姐妹干部教育培訓中心按照“黨加強自身建設——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人民群眾愛黨奉獻——革命戰爭取得勝利——沂蒙精神在新時期的傳承與弘揚”這一邏輯主線,著力建設了18處現場教學點。當前,緊緊圍繞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重新規劃形成了理想信念、群眾工作、使命擔當、艱苦奮斗、忠誠奉獻五大特色教學模塊,真實再現了“軍民魚水”“黨群一心”的動人場景,深刻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為民宗旨,較好地滿足各個層次、各個類型的培訓需求。課程設置上,以革命后代和當年的親歷者為主體,開發訪談教學、專題報告,體驗教學、、拓展教學等實現與學員的面對面互動交流;以文化浸染為重點,創設紅歌教學、電影教學,實現感性教育與理性思考的有效銜接。通過將現場變課堂、素材變教材,達到了讓學員觸摸歷史、啟迪思考的教學目的。與臨沂大學達成了師資戰略合作,根據培訓需要聘請臨沂市委黨校、山東省委黨校、清華大學等院校專家教授前來授課。已設計出由10大類包括30余門課組成的課程體系,有7天、6天、5天、4天、3天等課程安排可選,并為廳級、處級、科級、普通黨員干部和農村、社區干部量身定制了課程。能滿足不同培訓對象、不同時長的培訓需求。
中心自有服務設施位于沂蒙根據地核心區——沂南縣,區位優勢明顯,紅色教育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擁有標準間客房180間,單人間60間,專家套間7間,各類教室8個,大型餐廳三處。環境優美,配套完善,設施先進,服務優質。能滿足近300人同時接受培訓,年培訓能力達3萬人次。另外,培訓中心在沂南、蒙陰、費縣、臨沂等教學點簽約合作的客房1000余間,極大擴充了接待能力。
自辦學以來培訓中心接待省內外各類班次若干次,由于主題突出、成效明顯,得到了廣大學員的充分認可和一致好評,形成了具有鮮明沂蒙特色的黨性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