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系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開辦于1909年。與創辦于1906年的北洋陸軍講武堂(天津)和創辦于1908年的東北講武堂(奉天)并稱三大講武堂。

  1935年,云南陸軍講武堂被改編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由龍云兼主任。抗日戰爭結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辦。云南陸軍講武堂、講武學校共辦22期,包括校內舉辦的各種培訓隊、班,共培養各類軍官、軍士約9000人。

  昆明市中心著名的翠湖公園西側,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軍事院校,建立時與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并稱三大講武堂,現與軍校、陸軍軍官學校齊名。開國元帥朱德同志曾稱云南講武堂是“革命熔爐”。1988年國務院正式公布云南陸軍講武堂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組織機構

  云南陸軍講武堂組織創辦后在管、教一致的原則下,建立了與教學相配套的組織機構。李根源任總辦時期,為培養一批革命軍事骨干,他聘用進步教官,編寫教材,添置設備,分工明確,職責確定,兵種也擴為步、騎、炮,工、輜重五科,組織機構臻于完善,人員也要求少而精。

  學校內人事聘任規定:科長、教練宮由總辦遴選;助理教官、軍士等由總辦與鎮統咨商后,由鎮中品學皆優的中下級軍官中選充。學校教職員宮階按陸軍部規定:將官級有上、中、少將;校宮級有上、中、少校,尉官級有上、中、少尉,另設準尉一級:班長級亦分上、中、下士;兵分一、二、三等。全校學生一律戴一等兵肩章。與分科、級別配套的是軍服。學生一律是寬邊圓蓋帽,帽頂白色鑲紅邊。帽箍部分罩一圈一寸寬的紅呢。皮遮陽,帽徽是三角形金星。這種紅箍帽后來被整個滇軍采用,使得外地人稱滇軍為“紅頭軍”。領章分科設色:步科紅色,騎科黃色,炮科藍色、工科白色。但無論是哪科,肩章四邊均鑲紅邊。中間一根金線,正中一顆三角金星,即為一等兵。

  在云南陸軍講武堂,按軍階分為三級九等,但李根源要求各兵科科長、教官乃至學員可以直接向他“發表己意”。

校園設施

  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一座極其標準的“走馬轉角”式的建筑,其東、南、北樓備兩層均高10米左右,南樓上有一座閣臺為檢閱之用,面對著講武堂操場;東樓為3層高16米,曾為校本部辦公所用。4面樓房渾然連為一體,層高通透,錯落有致,各長120米,周長480米,占地寬大,四面都有拱形門洞出入。

  東、西兩樓看上去大致相同,兩樓備寬11米,但由于東樓距離翠湖和附近的沼澤地帶較近,為了防止水浸受潮,墻體全用大青石砌成,而西樓距離水域較遠,就用土基而建;南樓和北樓各寬9.4米,墻體則是青磚夾層。

軍事訓練

  由于講武堂的大多數軍事教官都是從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畢業回國的,軍事訓練基本搬用了日本軍校“尚武”的教育內容,以軍事學為主,普通(文化)學為輔。軍事教材大量采用了日本士官學校的教材,被稱為“4大教材”的《戰術》、《筑城》、《陣中要務(亦稱勤務)令》、《步兵操典》,是云南陸軍講武堂各兵科的必讀教材,學員以步兵訓練為基礎,兼學其它科目;分科后則專攻本科操典,旨在將學員培養成一專多能的軍官,甚至就連后勤、輜重軍官也能獨立作戰。云南陸軍講武堂部分教材如蔡鍔編撰的作為陸軍講武堂軍事教材的《曾胡治兵語錄》等也被黃埔軍校沿用 。

  步、騎、工、炮4大兵科定期(半月或1個月)進行一次野外訓練和實彈射擊訓練,主要場地分別設在昆明北教場、干海子和黑龍潭等地;步兵學員每次射擊訓練的實彈“不少于15粒”,其它兵科學員的野外訓練之用,如騾馬的匹數、火炮彈藥等裝備也盡力予以保證。


軍訓科目

  在軍事訓練的科目上,講武堂早期軍事教材由教官負責編寫或翻譯。由于教官們大多畢業于日本,因此教材基本上采用日本士宮學校內容。

  李根源任總辦后的軍事學科則調整為:

  步兵科

  學科:步兵操法、野外勤務、步兵射擊教范、野外筑城教范、體操教范。

  術科:制式教練、體操、馬術、槍劍術、教練射擊、戰斗射擊、工作實施、野外演習。

  騎兵科

  學科:騎兵操法、野外勤務、馬術教范、劍術教范、騎兵野外作業教范、騎兵射擊教范、體操教范、爆破教范。

  術科:制式教練、馬術、軍刀術、射擊教練、戰術教練、體操、野外作業、馬匹刷洗喂養法、游泳術、拳槍射擊法、野外演習。

  炮兵科

  學科:炮兵操法、野外教范、馬術教范、工作教范、炮兵射擊教范。

  術科:制式教練、馭法教練、馬術、軍刀術、拳槍射擊法、教練射擊、戰斗射擊、體操、馬匹刷洗喂養法、大工術、野外演習。

  工兵科

  學科:工兵操法、野外勤務、坑道教范、槍劍教范、步兵射擊教范摘要、體操教范、架橋教范、筑城教范、交通教范、爆破教范、捆包積載教范。

  術科:制式教練、筑城術、軍路術、對壕術、架橋術、槍劍術、教練射擊、戰斗射擊、捆包積載法、游泳操艇術、馬術、野外演習。

  輜重兵科

  學科:輜重兵操法、野外勤務、捆包積載教范、馱包調教教范、馱馬調教教范、馬術教范、劍術教范、步兵射擊教范摘要、體操教范、馬學。

  術科:制式教練、馬術、體操、射擊教練、捆包術、積載術、軍刀術、馬匹洗刷喂養術、野外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