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考古遺址,是“北京人”的發原地。
建筑布局
主要展廳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系統地向我們介紹了60萬年前的“北京人”、10萬年前的“新洞人”、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狀況。序廳正面為龍骨山立體模型,展柜中擺放著周口店地區從4億年前到1億年前的各種巖石標本,反映了該炮區滄海桑田的地質變化過程。
第一展廳展示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古人類用火遺跡以及粗糙簡陋的石制砍斫、切割、亂削和雕刻工具。
第二展廳以復原模型展示了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以及他們的生活場所。
第三展廳主要介紹龍骨山上發現的二十余處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和古人類活動過的遺址分布點,以及一件18000年前山頂洞人的遺物——串青貝殼,獸牙、小石頭制成的古老的項鏈。
第四展廳陳列著我國和世界各地發現的各個時期的古人類化石、舊石器,以及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繪畫、雕刻等藝術品。
新館建設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新館目前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新館的面積擴大到舊館的8倍,集藏品展覽、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預計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所獲榮譽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自然環境優美,遺址內長年綠樹成蔭,花草吐芳,野生動植物數量繁多。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把“周口店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周口店遺址入選“新北京十六景”之列。1987年,經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推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周口店遺址列人世界文化遺產清單,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列入該名單的六家單位之一;1992年,北京市政府授予周口店遺址“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稱號;同年6月,周口店遺址以“保存最豐富的古人類遺址”入選“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示范教育基地“之一。2005年周口店遺址入選全國AAAA級旅游景區,2008年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實是一不可多得的集休閑和學習參觀于一體的郊外綜合性旅游場所。
2020年11月,入選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
發展歷史
1921年,當時任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及考古學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調查時曾來到龍骨山。他說:"有一種預感,我們祖先的遺骸就躺在這里。"之后,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果然在此發現了兩枚猿人的牙齒。于是,1926年,安特生在為瑞典皇太子伉儷訪華的歡迎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正式的發掘工作始于1927年。在其后十年的大規模考古過程中不斷有重要發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在一次以中國學者裴文中為主持的發掘中,第一個北京猿人完整頭蓋骨被發現了。這一發現,轟動了全世界!使延續了二十多年的"爪哇人"是人,還是猿的爭論終于有了答案,并由此把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五十萬年。從那時起,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就成為世界著名的文化圣地。
龍骨山北京猿人出土的第一地點是一個石灰巖洞穴,此穴堆積層厚達四十多米,從上至下共分為十七層,北京猿人就出現在三至十一層。從對在此出土的六具頭骨,十五個下頜骨,一百五十多顆牙齒和相當數量的肢骨以及所在層位的科學測定,可以得知:北京猿人生活的時代為距今七十至二十三萬年。
北京猿人究竟是什么樣兒?從對已出土的四十多具猿人個體化石復原得出:他們身體矮小;四肢與軀體基本與現代人相似;能夠直立邁步行走,只是他們腦量平均值只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二,且呈現出頭骨低平;眉嵴明顯突起;面部和嘴巴向前突出;下巴頦僅有微弱痕跡等古猿特征。
從周口店地區地質、地貌及其第一地點出土的動、植物化石來追溯當時祖先們生存的自然環境,可以想象出:在龍骨山西北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生長著繁茂的森林,劍齒虎、野豬、斑鹿和犀牛出沒于林中;東南方為成片的廣闊草原,有成群的三門馬、大角鹿、羚羊往返奔馳;河邊、湖畔是河貍、水獺和水牛活動的場所;洞穴的居住者除了北京猿人外,還有洞熊和鬣狗。先人們生活在這里,以鹿類和其它一些小動物為狩獵對象,并經常以野果、樹葉和根莖等為食。同時,為了捍衛自己的生命,他們還需同野獸進行頑強搏斗……
與上述猿人化石同期出土的還有大量的石器,這表明:北京猿人在與自然界作斗爭中,已會用多種方法制造各種類型的石器。這些石器可用來砍砸樹木、割肉剝皮,也可修整木棒。此外,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內還發現有大量用火遺跡,有的灰燼厚達六米。可見北京猿人已能使用并控制火,他們算是已知最早的用火者了。
933年,在龍骨山頂的洞穴內還發現了距今一萬八千年,被定名為山頂洞人的人類化石。他們的頭骨特征已表明是原始的黃種人。同期出土的除石器外,還有骨針及各種裝飾品,制作工藝已相當進步。經學者研究表明,山頂洞人以狩獵捕魚為生,并已出現獸皮衣服,而且還有了原始宗教的萌芽。只是十分痛心,1941年前發現的北京猿人及山頂洞人化石有絕大多數在珍珠港事變前后被幾個美國人弄得下落不明,時至今日,這些珍貴資料仍如泥牛入海。新洞人牙齒化石則是1973年在龍骨山東北角被發現的,經科學測定,他們生存的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之間,距今約十萬年。
綜上發現和研究表明,周口店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內涵最豐富,材料最系統的直立人階段遺址,它在當今世界古人類學研究中享有不可動搖和取代的地位。因此,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它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使之成為全人類共有的財富。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 (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周口店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跡,遂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1930年在周口店遺址還發現距今約2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化石和文化遺物。但隨之而來的連年戰亂,遺失了自1927年以來發現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化石標本,迄今下落不明,這一事件成為20世紀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謎。新中國成立后,恢復了對周口店遺址的發掘研究,獲取了大量的寶貴資料,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已經發掘出代表40多個尸體的頭蓋骨、下頜骨、牙齒等化石和豐富的石器、骨器、角器與用火遺跡。
參觀信息
外部交通自駕車六里橋上京石高速公路,從閆村高速出口下.沿京周路到周口店。
內部交通公交路線646 路前門至良鄉西門,換乘38路中巴至直達周口店遺址。發車時間早 6:3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鐘一趟616 路北京西站南廣場至良鄉西門,換乘38路中巴至直達周口店遺址。發車時間早 6:00 分——晚 18:00 分 ,10 分鐘一趟971 路趙公口至良鄉西門,換乘38路中巴至周口店遺址。發車時間早 6:00 分——晚 18:00 分 ,20 分鐘一趟
917( 天橋——房山) 支線 , 至良鄉西門、閆村路口、房山站 , 換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遺址。發車時間早 5:30 分——晚 20:30 分 ,15分鐘一趟。917( 天橋——張坊 ) 支線 , 至周口店路口換乘38路中巴到周口店遺址。發車時間早 5:30 分——晚 l9:30 分 ,15 分鐘一趟。901路、901路快(前門——燕化東嶺),大董村換乘房山38路到周口店遺址。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407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0-12-22 16:39
- 信息來源:干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