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原縣級淮安市)桃花垠永懷路2號,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距離周恩來故居約兩華里,屬周恩來故里景區。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準興建,1992年1月6日對外開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鄧小平題寫館名,江澤民、李先念、李鵬、楊尚昆等同志為紀念館題詞。周恩來紀念館開放以來已接待了胡錦濤、溫家寶、賀國強、賈慶林、習近平等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

  周恩來紀念館,館區由一組紀念性建筑群、一個紀念島、三個人工湖和環湖四周的綠地組成。總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十為水面。島上建有主館和附館,主附兩館總建筑面積為3265平方米,其中主館1918平方米,附館1347平方米,其余還有嵐山詩碑、海棠林、海棠路、櫻花路、五龍亭、懷恩亭、西廳觀魚等。

  為致敬廣大醫務工作者,景區自2020年2月19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建筑布局

  周恩來紀念館,整個館區由一組紀念性建筑群、一個紀念島、三個人工湖和環湖四周的綠地組成。館區總面積40萬平方米,其中70%為水面。在紀念館南北8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瞻臺、主館、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廣場和仿中南海西花廳等紀念性建筑。此外,還有嵐山詩碑、海棠林、海棠路、櫻花路、五龍亭、懷恩亭、西廳觀魚等。設計者獨具匠心,將西方現代建筑手法和我國傳統建筑風格與地方特色揉合到一起,用無聲的建筑語言向我們描述了一代偉人周恩來的人格風范。該設計曾獲全國設計大獎,該項工程也被中國建筑協會評為特別魯班獎。

  主要象征

  周恩來紀念館,主館坐落在綠色草坪的基臺上,象征著周總理無私奉獻,一生為中國人民著想,他將永遠扎根在祖國的土地上。主館高26米,與南京中山陵、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為同一等級高度。主館呈四方形,內八角。四方八面體寓意著周恩來的精神普照著我們中華民族。

  四根花崗巖石柱寓含著周恩來生前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64年和1975年四次提出要在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設想。四根花崗巖石柱支撐著四坡屋頂,看上去可使人聯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車棚,寓含著周恩來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四根柱子支撐四坡屋頂的造型還像蘇北里下河地區的待渡亭。周恩來1910年離家赴東北時曾在運河邊的待渡亭候船,然后登舟北上。以待渡亭的形狀作為他的紀念館寓意周恩來從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終又回到了他的故鄉。

  布局結構

  周恩來紀念館,主館分三層,分別為影視廳、瞻仰紀念大廳和觀景平臺。底層為影視陳列廳,里面以豐富而詳實的圖片、實物和電視顯示屏,來展示周恩來總理光輝燦爛的一生。沿南邊51級臺階就來到了二層瞻仰大廳,周恩來1921年23歲時在法國巴黎加入中國共產黨,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時年正好是51歲。

  三層為觀景平臺,遠眺可望古城和館區風景。如果從上往下鳥瞰,則可見牌樓式的景門和人字形附館合起來,正好是“八一”的圖型,寓意周恩來領導八一南昌起義之意。

  大廳內設周總理全身漢白玉座像一尊,連基座高4.7米。紀念廳的藍色天棚可以讓陽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漢白玉坐像上,像的四周由鮮花、長春盆景簇擁,寓意著周恩來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偉人。附館建筑呈人字型,面對主館呈拱衛之勢,體現了周恩來是人民的好總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附館共兩層,二樓主要是辦公用房,底層設有名人字畫廳和影視廳。字畫廳陳列展出國內外知名人士和書畫大家為周恩來紀念館捐贈的書畫作品,影視廳主要放映周恩來生平業績的影視片。

  館前廣場

  周恩來紀念館,主館前的廣場上,半圓形的草坪上有一圓形水泥平面,廣場如半月,圓形的水泥平面似一輪紅日,寓意周恩來光輝業績與日月同輝。與紀念館正面隔湖相望的是瞻臺,其和主館、附館在一條中軸線上,它由廊亭和高達16米的劍碑組成。

  劍碑各由四根柱子組成棱形劍頭,看似無形勝有形,寓意周恩來的精神、品德、業績如豐碑永遠地矗立在億萬人民心中。紀念館兩側通過兩座橋與入館道路相連,東側連接清揚公路,西側直通城區,可以到達周恩來故居。紀念館主館為花崗巖貼面。

  色彩簡潔明快,外觀莊重肅穆,與四周的清波綠水交相輝映,象征著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另外,整個館區占地五百多畝,其中五分之四是水面。

  周恩來銅像

  周恩來銅像廣場上的周恩來銅像高度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總高度寓意偉人周恩來走過的78個光輝的人生春秋。銅像由著名雕塑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守仁創作,基座上“周恩來同志”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由江澤民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題寫。銅像重量兩噸多。其姿勢取材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來與工人、農民親切交談時的習慣動作——雙手叉腰、面帶微笑,顯現出周恩來平易近人的風范。

  在周恩來銅像廣場北端是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分上下兩層。上層按北京中南海西花廳格局等比例設計和建造,并按周恩來任國務院總理期間工作和生活時的場景復原陳列,下層為臨時展廳和辦公用房。

  仿西花廳

  仿西花廳是經中共中央批準,江蘇省委省政府向周恩來百年誕辰的獻禮工程,它是1997年1月19日奠基開工,1998年3月5日周恩來百年誕辰時建成對外開放的。

  它和湖對面南邊的劍碑、半島上的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的銅像鄧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建筑面積有六千多平方米。仿西花廳的上層是仿制北京西花園的第三進園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處于最前邊的主建筑就是西花廳,也就是北京“西花園”的主建筑。它是周恩來當年會見外賓、舉行重要國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后排由西向東依次是周恩來的活動室、辦公室、后廳會客室、鄧穎超臥室、鄧穎超辦公室和周恩來臥室;周恩來辦公室門前的一小間是當年總理衛士值班室;兩邊廂房分別為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周恩來親屬和烈士子女的用房。

  建筑風格

  館區建筑都由花崗巖外貼面,地由青灰水泥方磚鋪蓋,全部采用青、白兩種顏色,象征周恩來一生兩袖清風、清清白白。

  紀念館正面隔湖望去,南面是觀景臺,它由廊廳和兩座高達16米的劍碑組成,象征著周恩來的豐功偉績與日月同輝。從這里乘游艇,可直達周恩來故居。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周恩來紀念館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展覽與藏品

  館區內周恩來生前坐過的紅旗轎車

  館區內的2758號飛機

  周恩來南開學校讀書時寫的作文

  周恩來南開學校讀書時的成績表

  周恩來長征途中用過的公文包和望遠鏡

  周恩來用過的照相機和老花鏡

  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通知書

  周恩來出席日內瓦會議時穿的風衣和出席亞非會議時用的箱子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視頻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家規

  周恩來生前穿過的衣物

  館藏字畫

  《戰爭年代中的周恩來同志》

  在周恩來紀念館數以千計的館藏字畫中,有一幅中國畫《戰爭年代中的周恩來同志》,這幅畫因取材于戰爭時期的周恩來而彌足珍貴。畫的作者是現任江蘇美協秘書長、中國美協理事的陳世光。

  陳世光擅長畫馬,他畫的馬在承繼前輩大師成就的基礎上,著意于無拘無束的自由奔放的精神氣質和著力于中西畫法的融合,以書法入畫法,以墨色塑體積,充分利用宣紙的滲化性能,著筆時靈動瀟灑隨意,不刻意求工,不著眼于細節的完整真實,尤重馬的神情動勢,竭力追求馬的靈動、奔放自由之情態,可以稱得上是繼徐悲鴻之后當代中國畫壇又一個畫馬的大家。

  《戰爭年代中的周恩來同志》的取材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美國友人艾德加·斯諾為周恩來攝的一張經典照片。1935年10月,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勝利結束。周恩來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不久,斯諾也踏上了蘇區的土地。在這里,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為中國革命攝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其中就包括這張“到達陜北后的周恩來”。這張照片是周恩來在長征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一張,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張珍貴照片,它真實地反映了戎馬生涯中周恩來的威武與精練。

  陳世光的畫將斯諾照片中的周恩來臨摹的惟妙惟肖,形神皆備,足見畫者的筆力與功底。畫中的周恩來頭戴八角帽,身著灰色的紅軍軍服,濃眉下閃爍著一雙智慧、堅毅的眼睛,雙手緊纂著韁繩,坐騎下是一匹膘肥健碩、氣宇不凡的灰色駿馬。這幅畫展示了偉人周恩來作為軍事家颯爽英姿與政治家的儒雅俊逸,給觀者以穿透時空的豐富遐想和身臨其境的美好感受。

  傾心作品

  《戰爭年代中的周恩來同志》是陳世光于1997年隆冬專為迎接周恩來百誕辰傾心所作,作品曾參加了1998年3月江蘇省文聯舉辦的“紀念周恩來同志一百誕辰書畫作品展”。在這次展覽后,參展的近百幅書畫作品悉數由江蘇省文聯無償捐贈給了淮安周恩來紀念館收藏。

  “氣度汪洋”

  在周恩來故居和紀念館,珍藏著由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劉海粟先生題寫的兩件墨寶。周恩來紀念館的是“氣度汪洋海作胸”,故居的作品是在周恩來逝世十周年(即1986年),劉海粟大師特意為周恩來故居題寫的七言律詩:“不朽聲巍震九垓,絕倫四海一人才。立身嚴正留公論,謀國忠勤悴杰魁。悲痛化為群眾力,德功無愧萬方推。英靈妥矣昭遺愛,松柏常青望繼來。”這兩幅行揩,充分體現了劉海粟對周恩來深深懷念和無限景仰;從藝術角度看,法度俱備,神完氣足,顯示了劉海粟先生深厚的藝術功力和溫和醇厚、化博大于平靜之中的審美取向,看其雍容的氣度、似乎書者已將全部藝術人生的風云變幻凝于胸中,化入筆底,讓我們看到了他平靜的外表下寬闊如海的胸懷,這兩幅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關山月之梅花圖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關山月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創作了這副梅花圖?!捌缴鷼v盡寒冬雪,贏得清香沁大千”既是關山月對梅花的寫照,更表達了對周恩來總理的敬仰。這副梅花,枝干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關山月素有“當今畫梅第一人”之稱。他的梅花詩書畫結合,圖文并茂,情景交融,是關山月永恒的真善美和崇高的藝術境界的體現。這幅畫是淮安文物征集辦公室交給周恩來故居珍藏的。

  周恩來故居園內有一株臘梅,據說是周恩來的祖父在周恩來出生那年栽植的。周恩來小時候曾親手澆培過。如今,這株臘梅每到臘月,花蕾綻放,傲霜怒雪,院里院外,香氣襲人。淮安人稱之為“一品梅”:梅花,花中一品;周公,官至一品;其德,人中一品。關山月是人民大會堂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兩位作者之一。1979年又為人民大會堂東廳創作大幅國畫《春到南粵》。關山月1912年生,2000年7月逝世,廣東陽江人。原名關澤霈,早年就讀于廣州市立師范學校本科,刻苦自學繪畫。后得到嶺南畫派主要創始人高劍父先生的賞識,招其免費進入春睡畫院,成為高氏入室弟子,并為其改名關山月。從此,在高氏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的影響下,關山月踏上了對新國畫藝術執著追求的漫長而艱苦的旅程。關山月歷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廣東畫院院長、名譽院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是第三至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悼周恩來總理詩

  在周恩來紀念館珍藏著一幅林散之的書法作品。林散之(1897年—1989年)是我國二十世紀杰出的書畫家,他的詩、書、畫堪稱三絕,尤其是他的草書,更是冠蓋全國,聲震華夏,被譽為“草圣”。

  這幅作品是以悼念周恩來為主題的五言詩,字字句句顯露出對周恩來總理逝世的哀痛之情,作品上的斑斑淚痕至今仍清晰可見。整幅作品從思路上看可謂是一氣呵成,然而在行書的氣勢上顯然是不連貫的。由此可以看出,林老在書寫悼詩的過程中曾數次因過度悲傷而輟筆拭淚。悼詩全文如下:

  戾氣延中夏,蒼茫落大星。天維折一柱,地腳踏長城。八億人民望,三千世界情。婦孺齊痛哭,遺愛見生平?;癁榱α?,將此報英靈。餓溺吾同奮,安危公獨膺。松摧風肅肅,月墮淚冥冥。一滴千行下,詩成哀夜燈。公元一九七六年元月十日林散之時七十有九。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了。噩耗隨著電波迅速傳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山川頓首,江河嗚咽,舉國上下都沉浸在無限的悲痛之中。1月10日,寓居上海、已七十九歲高齡的林老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悲情四溢,難以自抑。于是,他不顧隆冬的嚴寒,披上外衣,著家人備好筆墨紙硯,用顫抖的手蘸著淚水書成了這首感人肺腑的五言悼詩。詩卷書成后,林老一直將其珍藏在自己的身邊。八十年代,才將其轉呈給揚州外辦的一位負責同志,希望他有機會轉給周恩來故鄉。這位負責同志精心收藏、保管。1992年,周恩來誕辰94周年之際,周恩來紀念館落成并對外開放。揚州外辦的這位同志獲悉后,立即將林老的墨寶“悼周恩來紀念”捐贈給了淮安周恩來紀念館,以了卻林散之老人的生前身后情。

  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靈車

  2016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0周年紀念日,當天,國家一級文物、40年前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靈車,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情歸廳”展廳正式對外展出。

  恩來靈車的原型是解放牌“670”型客車,長8.65米、寬2.54米、高2.95米,自重5噸。該車1976年交付八寶山殯儀館,加配白色靈床,玻璃棺罩,供重大喪事活動專用。靈車樣子,是按1976年1月11日送周總理時的情形裝飾的。

  周恩來故居

  周恩來故居由東西相連的兩個宅院組成,占地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間,為青磚、灰瓦、木結構。

  1973年,周恩來又讓國務院值班室主任吳慶彤同志給淮安縣委打來電話,正式傳達周恩來關于處理舊居的三條指示:

  1. 不準讓人去參觀;2. 不準動員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 房子壞了不準維修。

  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同志逝世以后,淮安縣委根據億萬人民的要求,著手整修周恩來故居,把故居按1910年周恩來離開淮安時的原貌進行修復,周恩來故居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入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故居西宅院有“周恩來家世、童年與故鄉圖片畫展”、“周恩來外祖父萬家字畫展”和“開國總理大型圖片展”。在“周恩來書畫苑”里,展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耀邦等為故居留下的極為珍貴的題詞及一大批著名書畫家如趙樸初、劉海粟、關山月、唐云、周思聰等為緬懷周總理捐獻的字畫墨寶。周家的后院,占地700平方米。周恩來童年時期曾隨乳母蔣江氏在此種植瓜菜,并在此放過風箏。1997年故居在后院建成了周恩來墨跡碑廊。

  “難忘少年諄教誨 常憶征途親指領”

  說起張愛萍,也許大家只知道他是位身經百戰、金戈鐵馬一生的共和國將軍,卻很少有人了解他還是一位著名的軍旅詩人、攝影家、書法家。近日,周恩來紀念館舉辦了《共和國將軍書法作品展》。在展覽上,我們展出了一幅張愛萍將軍泣血之作《滿江紅·痛悼周總理》,整幅作品如行云流水,氣度恢弘,一氣呵成,頗有幾分大家風范。短短百字的詞,字里行間處處流淌著老將軍對開國總理周恩來深切哀悼和無限熱愛之情,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周恩來是張愛萍非常尊敬的老首長。革命戰爭年代,張愛萍曾幾度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工作。1930年,張愛萍在一次戰斗中身負重傷,被黨組織秘密安排到上海療傷。傷愈后,張愛萍要求重返蘇區參加戰斗。此時的上海白色恐怖,險象環生,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隨時隨地都有生命的危險。因此,早一天離開上海就等于早一天脫離險境。中央軍委在得到張愛萍的請求后,立即轉告給了周恩來。一個星期后,周恩來派聯絡員通知張愛萍,組織上批準了他要求去蘇區的請求。這件事令張愛萍終生難忘。50年代,新中國啟動研制核導彈計劃。周恩來親自點將讓張愛萍擔任中央專委委員兼辦公室副主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場試驗總指揮。在走馬上任前,周恩來殷切勉勵張愛萍說:“你們要埋頭苦干,(這)是無名的工作,”張愛萍牢記周恩來的重托,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領導和策劃原子彈核試驗工作,經過幾年努力,我國成功地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導彈、首次原子彈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同志與世長辭,山河頓首,日月同悲,全國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張愛萍將軍在得知周恩來逝世的噩耗后,悲情四溢,老淚縱橫,長夜無眠,他深深痛惜共和國失去一位好總理,對時局憂心如焚。年近古稀的張將軍不顧年邁體弱,從床上披衣做起,潑墨濡毫,柄燭執筆,文思泉涌,用顫抖的手寫下了這首壯懷激越的《滿江紅·痛悼周恩來》:“愁霧彌天,江海水、怒號翻滾。舉世慟、追思勛業,馬列開逡。為國為民孺子牛,任勞任怨絕代尹。艱難繼、大任系安危,何駕云!驚雷震,天地忿,朔風烈,淚雨淋。四十六年前,重軍路引。難忘少年諄教誨,常憶征途親指領。提勁旅、打破核壟斷,攀萬仞。”這首詞寫完后,張將軍悲情仍難以自抑,心緒不寧,久久地扼腕長嘆。

  《滿江紅·痛悼周恩來》書好后,張愛萍一直將其精心收藏在身邊。1992年,張愛萍在得知周恩來故鄉——淮安周恩來紀念館落成后,欣喜異常,立即托人將《滿江紅·痛悼周恩來》贈送給了周恩來紀念館珍藏。后來,在周恩來紀念館的懇請下,年屆八秩的張將軍又欣然為紀念館題寫草書“豐碑”二字。如今將軍雖已仙逝,但是,他的作品卻永遠留在了他所敬愛的老首長的故鄉,珍藏在周恩來故鄉人民的心中。

  所獲榮譽

  周恩來紀念館成為淮安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成為江蘇省和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旅游勝地。開館以來,周恩來紀念館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100萬人次,免費和優惠接待青少年學生團體和軍人近50萬人次。(現已免費,需帶身份證)

  1995年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被中宣部確定并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1999年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單位;2000年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2006年獲得“2006年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榮譽稱號。

  2007年9月授予為“全省文物系統先進單位”。

  2008年1月18日被授予“江蘇省文明風景旅游區(點)”稱號。

  2011年6月15日“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先進集體”。

  2012年4月26被授予“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3年11月入選“最美中國紅色旅游目的地景區 ”。2013年12月確定為“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點”。

  2014年1月16日“淮安市勞動模范教育實踐基地”榮譽稱號。

  2015年7月被授予“江蘇省雙擁示范基地”稱號。2015年10月,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被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2016年7月15日入選“我最向往的黨史紀念地”。

  2017年4月19日獲得“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榮譽稱號。2017年6月15日入選中國旅游志愿服務“示范基地”。2017年11月17日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2017年12月6日被選為“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人物生平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市,祖籍浙江紹興,。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現狀

  周恩來紀念館開放以來接待了胡錦濤、賈慶林、溫家寶、李鵬、習近平、賀國強等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每到清明的時候,淮安的每所學校都會去周恩來紀念館來瞻仰我們這位敬愛的周總理,學習他當時那種胸懷和精神,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生無私奉獻,為國為民。

  旅游信息

  交通指南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原楚州區)桃花垠永懷路2號

  公交線路:8路,10路,60路,63路,65路,67路,618路,游1路,游2路 周恩來紀念館站軌道交通:有軌電車1號線 紀念館站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廣大醫務工作者,景區自2020年2月19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醫務工作者只要憑有效證件即身份證+醫師證、護士證等醫護工作相關證件,就可享受門票免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