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泊鎮,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下轄鎮,地處文登市境東南部,東部和東南部與榮成市蔭子鎮、大疃鎮為鄰,南部與高村鎮接壤,西南和西部分別與天福街道、張家產鎮接壤,北接文登營鎮。 行政區域面積115.4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大水泊鎮戶籍人口有33413人。
1958年2月—7月,撤區,各鄉先后并入大水泊鎮;同年9月,成立東風公社;同年12月,并入天福山公社。1966年,恢復大水泊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大水泊鎮。2001年5月,口子鎮并入。截至2020年6月,大水泊鎮下轄89個行政村。
2011年,大水泊鎮財政總收入1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20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8.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6.3%。2018年,大水泊鎮有工業企業34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建置沿革
清末時期,境域屬文登縣甘泉都二、五里。
民國十九年(1930年),分屬第一、第四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分屬文登(東)縣天福山區、鄒山區和大河區。
1950年9月,分屬文登縣第六區和第七區。
1951年,區下建大水泊鎮和杭里、六山澤上、橫山4鄉。
1955年1月,大水泊升為縣轄鎮。
1958年2月—7月,撤區,各鄉先后并入大水泊鎮;同年9月,成立東風公社;同年12月,并入天福山公社。
1966年,恢復大水泊公社。
1984年3月,撤社,設大水泊鎮。
2001年5月,口子鎮并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水泊鎮下轄1個社區:慶合,89個行政村:大水泊、集東、小溝、大溝、志門、石夫人后、時埠、溝曲家、東北莊、河北新村、井東、前土埠嶺、后土埠嶺、新建、朱家嶺、埠前頭、杭里、場西、蘆子口、方池泊、泊岳家、泊高家、場南、南瞳、西南臺、大河、仁河坊、河東喬家、廟西、岐陽、東鄒山、西鄒山、欄桿河、囤楊家、大瞳李家、樂園、囤宋家、遲家河、南洼、北洼、埝頭、三莊、河清、康家莊、東魏家、孤石、六山仲家、六山張家、畢家店、東堡子后、西堡子后、金家莊、澤上、黃山陽、口子、青石河、榮家店、馬家莊、新立莊、后村、賽家莊、下河、山前埠、崖下、小莊子、瓦屋莊、洪家莊、方家朧、洪山、歇駕夼、客嶺、山后王家、山后張家、山后孫家、鞠家疃、嶺上王家、嶺上孫家、大臺、大喬家、五坰地、團山、小臺、陳駕埠、小河、生地、岳家、初家、辛莊頭、章子山。 人民政府駐大水泊村。
截至2020年6月,大水泊鎮下轄89個行政村:大水泊村、集東村、小溝村、大溝村、志門村、石夫人后村、時埠村、溝曲家村、東北莊村、河北新村村、井東村、前土埠嶺村、后土埠嶺村、新建村、朱家嶺村、埠前頭村、杭里村、場西村、蘆子口村、方池泊村、泊岳家村、泊高家村、場南村、南疃村、西南臺村、大河村、仁河坊村、河東喬家村、廟西村、岐陽村、東鄒山村、西鄒山村、欄桿河村、囤楊家村、大疃李家村、樂園村、囤宋家村、遲家河村、南洼村、北洼村、埝頭村、三莊村、河清村、康家莊村、東魏家村、孤石村、六山仲家村、六山張家村、畢家店村、東堡子后村、西堡子后村、金家莊村、澤上村、黃山陽村、口子村、青石河村、榮家店村、馬家莊村、新立莊村、后村村、賽家莊村、下河村、山前埠村、崖下村、小莊子村、瓦屋莊村、洪家莊村、方家疃村、洪山村、歇駕夼村、客嶺村、山后王家村、山后張家村、山后孫家村、鞠家疃村、嶺上王家村、嶺上孫家村、大臺村、大喬家村、五坰地村、團山村、小臺村、陳駕埠村、小河村、生地村、岳家村、初家村、辛莊頭村、章子山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水泊鎮地處文登市境東南部,東部和東南部與榮成市蔭子鎮、大疃鎮為鄰,南部與高村鎮接壤,西南和西部分別與天福街道、張家產鎮接壤,北接文登營鎮。行政區域面積115.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水泊鎮境內以山地、丘陵和泊地為主,中部地勢低平。主要山脈有三歧山、鄒山、佛爺頂、瓜拉山。最高點位于城頂山的佛爺頂,海拔304.8米。
氣候
大水泊鎮年平均氣溫11.0℃,無霜期180天左右,年降水量800毫米。
水文
大水泊鎮境內河流屬青龍河水系和潔河水系。青龍河自天福山西麓起,經章子山村東入境由北向西南,人坤龍水庫;沽河自瓜拉山起,向西流入青龍河支流,向東流入榮成蔭子鎮。境內河流長約30千米。
自然災害
大水泊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溫、干旱、大風和冰雹。
自然資源
大水泊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巖,地質儲量1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天然資源量為4266.5萬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大水泊鎮轄區總人口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34人,城鎮化率10.5%。另有流動人口1494人。總人口中,男性18911人,占50.4%;女性18610人,占49.6%。18歲以下3162人,占8.4%;19—35歲7601人,占20.5%;36—60歲15021人,占41.7%;60歲以上10896人,占29.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482人,占99.9%;有少數民族39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3.42‰,人口死亡率9.82‰,人口自然增長率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2.6人。
截至2018年末,大水泊鎮戶籍人口有3341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水泊鎮財政總收入1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20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8.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6.3%。
2018年,大水泊鎮有工業企業34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農業
2011年,大水泊鎮糧食總產量3.6萬噸,花生產量0.9萬噸,蘋果產量2.2萬噸,花香菇產量1200萬棒。2011年,生豬飼養量62萬頭,羊飼養量0.7萬只,家禽年飼養量100萬羽。各類涉農專業合作社29個,合作社成員2600余戶。
工業
2011年,大水泊鎮工業總產值3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58.8%。以風電設備、機械制造、新能源電子、彩鋼結構、鑄造、繡品、橡膠制品、紙箱等為主。企業158家,職工9840人。
商業
2011年末,大水泊鎮有商業網點340個,職工441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8億元;城鄉集貿市場18個,年成交額1.2億元。出口總額2600萬元,主要產品有泡菜花香菇等,銷往韓國、日本、歐美等地。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水泊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30人;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1所,在校生分別為590人、762人、866人,各類專任老師330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95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水泊鎮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6個,各類文化專業戶52個;各類圖書室56個,藏書60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文學業余創作隊伍達108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水泊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66個,固定資產總值6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4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4835人,參合率93.6%。
社會保障
2011年,大水泊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2戶,人數998人,支出113萬元;醫療救助18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37人次,共支出63.6萬元。國家扶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8.3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28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萬人,繳費金額632.5萬元,參保率55.1%。
交通運輸
大水泊鎮境內有S804、G309、S201公路穿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大水泊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大水泊村而得名。
名勝古跡
五坰地遺址
五坰地遺址位于五坰地村北500米處,1984年發現,總面積3.6萬平方米。斷崖處可見文化堆積厚約1.5米,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錘、石丸、石磨棒、礪石,陶器有鼎、罐、碗、紡輪等,且多夾沙紅陶,屬新石器時期古文化遺址。
三莊墓群
三莊墓群位于大水泊鎮三莊村北150米處,原有3座較大的封土墓冢,呈“品”字形,間隔各約30米,封土高約5米。1964年整地時被村民炸去封土,現墓室保存完好,結構不詳。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名單。
2020年5月,入選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614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1-01-22 17:19
- 信息來源:干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