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公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西北去西直門二十華里。其東南角為清華大學西門。圓明園遺址公園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于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占地350公頃(5200余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2019年10月18日,圓明園將迎來罹難159周年紀念日,為銘記歷史,讓更多的人走進圓明園,紀念日當天圓明園遺址公園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名稱由來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并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后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號“圓明”。
歷史沿革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并親題園額“圓明園”。 [5]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占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余畝擴大到三千余畝。此后,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5]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后,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筑組群,并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于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并且,在郎世寧、王志誠、蔣友仁的攜手努力下,在長春園北面建造了中西合璧的西洋樓景區。圓明園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將西方園林藝術融入中國古典皇家園林的先例。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切爾中將于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余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同治年間(1862-1874年),同治帝準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后,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筑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筑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余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墻及西洋樓石料。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墻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干凈,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于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余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面目全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6年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后,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圍墻。1984年12月動工整修福海,歷時7個月。1985年冬整修綺春園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并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福海中心蓬島瑤臺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萬花陣,均在原址照原樣修復。后又經兩年整修,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經過1990年、1993年兩次征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回收了盛時圓明園規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權。1988年1月5日,圓明園遺址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遺址公園試開放。2000年,《圓明園總體規劃》 獲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圓明園遺址保護專項規劃》審批。
2008年11月20日通過國家旅游局4A景區評審。2010年10月12日,榮獲“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張名片之一。
區域劃分
圓明園可分為六部分:
圓明園前部外朝內寢區,南起大宮門,北至九州清宴殿,主要有大宮門、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九州清宴、長春仙館;
后湖景區,有鏤月開云、天然圖畫、碧桐書院、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萬方安和、山高水長樓、同樂園,以及茹古涵今、月地云居、慈云普護、武陵春色等;
后湖以北小園集聚區,西起安佑宮,東至廊然大公、北遠山村,大多建于乾隆時期,主要有安佑宮、水木明瑟、舍衛城、文源閣、廓然大公、西峰秀色、四宜書屋、北遠山村,以及日天琳宇、映水蘭香、濂溪深處、匯芳書院、紫碧山房、魚躍鳶飛等小園區和仿建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等;
福海景區,亦稱東湖,在園中占地最廣,是乾隆、嘉慶年間每年端午節舉行傳統賽龍舟盛會的地方,中央建蓬萊三島、四周十島環抱,主要有方壺勝境、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平湖秋月、曲院風荷,以及仿杭州西湖勝景而建置的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鐘、夾鏡明琴等;
長春園,位于圓明園東面,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以水面為主體,內設景點30余處,園內主體建筑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首次出現的歐式建筑,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鐘、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
萬春園,原稱綺春園,位于圓明園、長春園東南面,約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由原有的小園林包括皇室成員死后繳回的賜園加以改造成的一座小型水景園;共有30個景點,宮門內迎面有5間迎輝殿,道光時孝和皇太后、咸豐時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后,改稱萬春園,內部裝修圖樣都經慈僖親自修改,其中不少圖案為慈禧親繪。
主要景點
大宮門:大宮門共5間,南向,門前有大型月臺,東、西朝房各5間;房后另有曲尺型拐角朝房各27間;東為宗人府、內閣、禮部、吏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鑾儀衛、東四旗各值房;西為戶部、刑部、工部、欽天監、內務府、光祿寺、通政司、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太仆寺、御書處、上駟院、武備院、西四旗各值房。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皇帝每年舉行生日受賀、新正曲宴親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觀慶龍舞、大考翰詹、散館鄉試及復試的地方。殿上懸雍正手書“正大光明”匾額,殿堂7間,前面有寬大的月臺,東、西配殿各5間。
勤政親賢殿:勤政親賢殿即養心殿西暖閣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東面,為盛暑時皇帝辦公之處,有殿堂5間。北設寶座,南為窗,東有板墻開門,與養心殿明間相通,為皇帝召見大臣之所。窗外抱廈內圍有木屏,與明間相隔,較為隱秘。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九州清晏: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殿組成,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巴黎博物館;道光十年又在“怡情書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寢宮;道光十六年,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時被火焚燒;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長春仙館:長春仙館,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長春仙館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門3間,正殿5間。
鏤月開云:鏤月開云原稱牡丹亭,位于后湖東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為主,殿頂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稱“鏤月開云”,乾隆三十一年,又親題"紀思堂"匾額;院內植各色牡丹數百株。
碧桐書院:碧桐書院,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位于后湖東北角,是一座書房。
上下天光:上下天光位于后湖西北,為兩層樓宇,登樓可盡覽湖光水色。
杏花春館:杏花春館位于上下天光西面,館舍東西兩面臨湖,西院有杏花村,館前有菜圃。
坦坦蕩蕩:坦坦蕩蕩緊靠后湖西岸,是圓明園中專設的養魚區,四周建置館舍,中間開鑿大水池。
萬方安和:萬方安和位于杏花春館西面,建于水上的字形大型殿堂樓宇,有33間。
山高水長樓:山高水長樓位于坦坦蕩蕩西面,為一座西向的兩層樓房,上下各9間;前環小溪后擁連崗,中間地勢平坦,是專門設宴招待外藩之處,也經常舉行比武賽箭。
同樂園:同樂園位于后湖東北面,是園中最大的戲臺,有清音閣3層,寬10丈,下層設演特技的機軸;南有化妝室5間,北有觀戲樓5間;乾隆間每年從正月十三起在此舉行酬節會,連日宴賞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賞聽戲,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戲慶祝數日。
安佑宮:安佑宮位于圓明園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宮太廟,殿內曾陳列康熙、雍正、乾隆遺像。
水木明瑟: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園集聚區中央,仿揚州水竹居,內設水力土風扇,是園中最早的觀水法。
舍衛城:舍衛城位于水木明瑟東面,是園中專門開辟的一座小城鎮,仿照古印度橋薩羅國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種佛像和收藏佛經的地方。城廓呈長方形,南北長、東西寬,四周筑有城墻,共辟4門。城內街道呈十字形,內建殿宇、房舍共326間,用游廊相連接;還建有數座金碧輝煌的牌樓。城前專門開設一條貫穿南北的買賣街,稱蘇州街,由宮中太監扮作商人開市叫賣,法國教士王致誠對買賣街有比較詳盡的記載。
文源閣:文源閣位于水木明瑟北面,原稱四達亭,乾隆南巡浙江后,仿照寧波的明代藏書樓天一閣改建,專門貯藏《四庫全書》。
廓然大公:廓然大公亦稱雙鶴齋,位于舍衛城東北面,是園中一組較大的建筑,主體建筑北瀕大池,園內景色倒映水中猶然兩景;另有詩詠堂、菱荷深處等景點。
西峰秀色:西峰秀色號稱園中小廬山,仿照江西廬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觀魚,仿照杭州西湖勝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擺設巧宴盛會。
四宜書屋:四宜書屋位于廓然大公東北面,有殿堂5間,正殿稱安瀾園,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灣畔海寧一陳姓隅園改建。
北遠山村:北遠山村位于大北門內偏東,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稱都與農事有關,呈現濃郁田園景色。
方壺勝境:方壺勝境位于福海水面東北隅,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樓宇。
蓬萊瑤臺:蓬萊瑤臺位于福海中央,共有三個島,結構和布局根據古代畫家李思訓的“仙山樓閣”畫設計;宮門3間,正殿7間,殿前東列暢襟樓,西列神洲三島,東偏殿為隨安室,西偏殿為日日平安報好音;東南面有一渡橋,可通東島,島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橋,可通北島,島上建殿宇3間。
接秀山房:接秀山房位于福海東南隅,內部裝飾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銀、寶石、象牙等,這些奇珍異寶上都鏤刻著山水、樓閣、人物、花木、蟲鳥。這種裝飾,從設計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創始,故稱周制,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位于福海西北隅,造型上融匯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雙峰插云的精華。曲院風荷:曲院風荷位于福海西岸同樂園南面,正殿一排5間,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還有一座9孔大石橋。
淳化軒:淳化軒位居長春園正中的主體建筑,建成時適逢《重刻淳化閣貼》竣工,遂將刻板嵌于左右廊的廊壁上,軒并由此得名。《重刻淳化閣貼》刻板144塊,共10卷,匯集歷代名家99人的真跡;刻成后又拓400部,分賜皇室宗親、大臣以及直隸、山東、浙江各行宮和名勝地。淳化軒因此成為北京地區 著名碑林。
海岳開襟:海岳開襟建于水池中,臺基為圓形,上下兩層,漢白玉石憑欄圍繞。臺上建3層樓宇,下層為海岳開襟,南檐題“青瑤嶼”3字;中層為得金閣,題“天心水面”4字;最上層題“乘六龍”3字圓明園;臺的四面各設牌樓一座。在圓明園的所有樓閣中,這組建筑最為豪華。
獅子林:獅子林位于長春園東北隅,乾隆皇帝游蘇州后,仿建蘇州獅子林,先建8景,后續8景,共16景,形成一組別致的小園景區。
如園:如園位于長春園東南隅,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寧(今南京市)后,仿照明代大將徐達的瞻園建置。
諧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體為三層,樓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噴水池,設有銅鵝、銅羊和西洋翻尾石魚組成的噴泉。樓左右兩側,從曲廊伸出八角樓廳,是演奏中西音樂的地方。 [8] 海晏堂:是西洋樓最大的宮殿。主建筑正門向西,階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 只獸面人身銅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個屬相),每晝夜依次輟流噴水,各一時辰(2小時),正午時刻,十二生肖一齊噴水,俗稱“水力鐘”。本來是以歐洲風格的裸體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覺得裸體女人不和中國的風俗就改為十二生肖銅像,用青銅制造。大水法:是西洋樓最壯觀的噴泉。建筑造形為石龕式,酷似門洞。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前下方為橢圓菊花式噴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銅梅花鹿,從鹿角噴水八道;兩傭有十只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俗稱“獵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噴水塔,塔為方形,十三層,頂端噴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銅管于,也都一齊噴水。當年,皇帝是坐在對面的觀水法,觀賞這一組噴泉的,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在這里“瞻仰”過水法奇觀。據說這處噴泉若全部開放,有如山洪暴發,聲聞里許,在近處談話須打手勢,其壯觀程度可想而知。觀水法:觀水法位于遠瀛觀中軸線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寶座的臺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圍屏風,兩邊設巴克魯門,門兩側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噴水的水池。池旁依勢設置各種獸類,呈半圓形,表示獸戰和林中逐鹿等游戲;噴水的管口安裝有時鐘,根據中國傳統的計時方法,用12種動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個時辰,每隔1時辰便有1獸的口中向池內噴射水。萬花陣:萬花陣亦稱黃花陣,是仿照歐洲的迷宮而建的花園。用四尺高的字圖案的雕花磚墻,分隔成若干道迷陣,因而稱作“萬花陣”。雖然從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徑距離不過30余米,但因為此陣易進難出,每當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陣中心的圓亭里,太監、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扎成的蓮花燈,尋徑飛跑,先到者便可領到皇帝的賞物。所以也叫黃花陣或黃花燈。清帝坐在高處,四望蓮花燈東流西奔,引為樂事。 [8] 線法山:線法山和線法墻之間,有一條方河,在線法墻下設水箱,置威尼斯城的模型于水箱中,皇帝坐在線法山上觀望。
園林建筑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禛(后來的雍正帝),并賜名圓明園。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里,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 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后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 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 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宏偉的宮殿,有輕巧玲瓏的樓閣亭臺;有象征熱鬧街市 的“買賣街”,有象征農村景色的“山莊”;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 臺、武陵春色等。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筑藝術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珍藏了無數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 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 類文化的寶庫之一,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
平地疊山理水,精制園林建筑,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臺、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余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占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
水主題特征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后湖景區,環繞后湖構筑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洲”之象征。各個島上建置的小園或風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頗有登岳陽樓一覽洞庭湖之勝概,“垂虹駕湖,婉蜒百尺,修欄夾翼,中為廣亭。紋倒影,滉漾楣檻間,凌空俯瞰,一碧萬頃”。西岸的坦坦蕩蕩,酷似杭州玉泉觀魚,俗稱金魚池"鑿池為魚樂國,池周舍下,錦鱗數千頭。"圓明園西部的萬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涼,遙望彼岸奇花纈若綺繡。雍正皇帝喜歡在此居住。圓明園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澤)水法引水入室,轉動風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乾隆皇帝喜歡在此消暑。長春園西湖中的海岳開襟,在白玉石圓形巨臺上建有三層殿宇,遠遠望去好似海市蜃樓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萊瑤臺,取材于神話中的蓬萊仙島,原名蓬萊洲。相傳,秦始皇曾派遣一個名叫徐福的人,率領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東渡,去替他尋仙境、求仙藥,以企長生不老。這當然只能是“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而雍正皇帝則讓工匠在圓明園的東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島,象征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島上建有殿閣享臺,“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樓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東湖命名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還建有十多處園林佳景。福海,東西、南北各寬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約35公頃,相當于北海公園的水面。這里水面開闊,景色秀麗,每于端午佳節,在此舉行大型龍舟競渡活動。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觀賞河燈。冬日結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賞游。福海實際上是圓明園的水上娛樂中心。
建筑的集全國之大成特征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臺,東巡岱岳,巡游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勝水、名園勝景,就讓隨行畫師摹繪成圖,回京后在園內仿建。據不完全統計,圓明園的園林風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處。杭州西湖十景,連名稱也一字不改地在園內全部仿建。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5]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圓明園先后仿建有四處江南名園。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瀾園。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時,曾以海寧的陳氏隅園作為行館,并賜名“安瀾園”。乾隆皇帝很喜歡該園結構佳妙,回京后就在圓明園四宜書屋左右,仿其位置進行改建和增建。園成之后,也題名叫“安瀾園”,當時仿建的另外三處名園,都在長春園內。一處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齋東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園而建的小有天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寧(即南京)瞻園而建的如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蘇州著名園林而建的獅子林。如園和獅子林,都分別有16個以上風景點。圓明園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于七月初七,設七夕巧筵的地方。這里可遠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組疊山,松巒峻峙,山澗之中瀑布飛流急下。在此近觀仰視有如廬山的峻峙氣勢,取名叫“小匡廬”。坐石臨流,仿自紹興會稽山陰的蘭亭。建于雍正朝,俗稱流杯亭。東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會于會稽蘭亭,曲水流觴,賦詩修楔(祭祀活動),被傳為佳話。圓明園的這座蘭亭,在仄澗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開間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歷代書法名家“蘭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學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跡,合為“蘭亭八柱冊”。乾隆皇帝讓把此亭改建為八方,并換成石柱,每柱刻一帖,這就是著名的圓明園蘭亭八柱。廓然大公,后來也總稱雙鶴齋,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葉,仿照盤山靜寄山莊的云林石室的山石,疊石而成的。嘉慶詩贊“雙鶴齋”:結構年深仿惠山,名園寄暢境幽閑。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嶇石不頑。人們知道頤和園的諧趣園,是仿惠山寄暢園建的,其實,當時在圓明園也仿建有寄暢園。只是兩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寫的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藝術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時叫桃花塢,曾是弘歷讀書的地方,書室叫“樂善堂”。此景,號稱有山桃萬株。蘇州閶門內舊有一處桃花塢,相傳是唐伯虎的故居。圓明園的桃花塢,雖然襲用其名,但桃花之盛遠不是吳下所能相比。
造型特征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余處園中園和風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說的一百景。集殿堂、樓閣、亭臺、軒榭、館齋、廊廡等各種園林建筑,共約16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筑面積還多一萬平方米。園內的建筑物,既吸取了歷代宮殿式建筑的優點,又在平面配置、外觀造形、群體組合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規范的束縛,廣征博采,形式多樣。創造出許多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都極為罕見的建筑形式,如字軒、眉月軒、田字殿、還有扇面形、弓面形、圓鏡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勝形、書卷形等等。 [5] 加之在園林布局上,因景隨勢,千姿百態;園中各景又環環相套,層層進深,形成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整體美。法國傳教士王致誠,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說:圓明園的建筑,形式變化較多,而且參差不齊,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宮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隨意安排的,沒有一座與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饒有興趣,人們不能在一覽之下,就領略這幅景色,必須一點一點地仔細研究它。
宗教特征
圓明園的寺廟園林,也是反映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面。安佑宮(鴻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壽皇殿的舊例建造的。用來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園內的皇家祖祠。宮為九間,正脊重檐歇山,以黃色琉璃瓦覆頂,是園內體量最大的一個建筑物。周圍有喬松偃蓋,中軸線南端有兩對華表,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方壺勝境,位于福海東北海灣岸邊,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瓊閣建造的,據史料記載,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這處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漢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
建筑評價
圓明園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筑,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筑。”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文物回流
中國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為依法索回、國家購買、民間購買和捐贈,其中尤以后3種的社會關注程度更高。以圓明園12生肖銅獸首為例。其中,銅牛首、銅猴首與銅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團花費近3000萬港元拍回的;銅豬首是2003年澳門愛國人士、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斥資700萬港元買回捐獻祖國的;銅馬首也是何鴻燊于2007年再以6910萬港元價格拍得捐獻祖國的。除此之外,中國政府有關部門也多次運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國際公約的框架下,通過國際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從英國追索回從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國文物3000余件;2001年從美國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陽五代王處直墓彩色石雕像;2003年從香港某拍賣公司依法索回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被盜的49件珍貴文物等。
2010年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紀念日,系列紀念活動正式啟動。其中,以瓷器為主的出土文物展和以石刻為主的回歸文物展均為首次舉辦。
旅游信息
開放時間:1988年6月29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
交通路線
東門:公交365、432、498、656、664、717、743、814、982、963、特4、運通105、運通205路;
南門:公交319、320、331、432、438、498、628、690、697、696、801、826、特6路。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557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0-12-22 15:01
- 信息來源:干訓網